2021年5月21日,圣法瑞特在北京召開了新一年的發布會,發布了人工智能新產品E-Ai,并展示了多款搭載E-Ai的智能供熱設備。發布的新設備種類豐富,包含了換熱站,供熱管網等眾多應用方向。發布會上,眾多新產品引起了到場嘉賓的熱烈討論。其中令人一項深刻的還是總經理鄭本強先生所提出的“舒效比”理論,這套理論突破了傳統供熱行業對舒適度的理解與認知。
鄭總指出:“現有供熱理論中針對室內溫度的舒適度評價指標值得探討。需要我們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供熱舒適度?!编嵖傇跁险故玖硕囗桬-Ai的運行案例,展示了對供熱舒適度新的見解。對于舒適度,鄭總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我們大家都比較了解,我們國家越往北冬季室內溫度就會越高,在哈爾濱,室內溫度可能會達到28攝氏度。而在山東,可能會是二十二三度。從這可以看出,我們室內的舒適溫度是隨著室外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我們在談論舒適性時,是不能單一的從室內溫度恒定來判別的。這也使得我們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舒適度。”
鄭總在會上介紹的舒適度疑問,引發了現場觀眾的一致響應。談到舒適度調節,現有的供熱調節方式,通常就是基于室外溫度變化,來調節供水溫度,以實現恒定的室內溫度,間接實現熱舒適性。在實際供熱過程中,會不斷地追求室內溫度的恒定。為了應對室外溫度的降低,一般會不得已不斷調整供熱溫度,以實現了用戶的“零投訴”。在這個過程中浪費了大量能源的同時,還很難拿兼顧供熱效率和供熱舒適性。
為了同時滿足用戶的供熱需求和供熱效率,圣法瑞特提出了舒效比理論。據介紹,舒效比是一個綜合評價機器效率及人舒適程度之間平衡的一個可量化的參數。舒效比中的舒適性并不是只室內溫度的恒定,而是進行人體的散熱分析。通過分析人體的散熱情況,從而實現對人體舒適性的評價。鄭總在會上介紹舒效比時提到:“人體與溫度傳感器是不同的,人體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散熱,而溫度傳感器隨著室內環境的變化進行吸放熱。同時,人體內是有熱源存在的,人體時刻在進行著基礎代謝,產生著熱量。而溫度計內是不包含任何熱源的,是無法做到對人體舒適性的一致性評價的?!?/span>
“從上也可以看出,對于不同的供熱環境,我們應該供給不同的熱量,從而控制我們的室內溫度變化,以維持人體身處環境的舒適性,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優化供熱,實現更高的供熱效率。總的來說,我們供熱是要為了減少人體的散熱,而不是供熱給人體。舒效比理論也指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建筑內的散熱情況并非室內溫度。這不是說傳統的評價指標是錯誤的,而是說傳統的基于室內溫度的評價是無法兼顧供熱效率與舒適性的,也就無法實現兩者的平衡,這也就是我們舒效比理論的出發點?!?/span>
有關舒效比理論的介紹得到了現場人員的熱力反響。這一新型供熱理論,就像打開新世界的鑰匙一樣,打開了供熱新時代的大門。后,鄭總補充道:“舒效比理論只是我們供熱新理論的開端。傳統針對建筑節能評價的理論體系,主要依托于每平方米的能耗,這是很難進行量化分析,特別是供熱效果差距明顯的供熱系統之間。而舒效比理論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基于舒效比理論我們可以以新的視角進行建筑節能評價。這將為國家節能事業做出供熱行業的貢獻?!?/span>